bat365正版唯一官网

业绩考核

OA系统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走近极地科考,感悟回信精神——电信师生访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对话优秀院友

2024-03-04
  • 阅读:1922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科学试验的圣地”,也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对人类认知地球的环境演变和生命过程,探索宇宙奥秘,有着无可估量的重大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2023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勉励学校广大师生“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

  一直以来武大师生积极投身我国极地科学考察,2024年1月9日,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师生赴上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对杨惠根、胡红桥、何昉、刘建军、王睿五位优秀院友进行采访,探寻武大极地科考前辈们的光荣历史,赓续传承勇于担当投身国家大事业的精神。院友们热情接待,对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展开了回答与讲解。

一、南北遥望,探极八万里,“昆仑”“黄河”鼎立

  北极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的第一座科考站,南极昆仑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的第一座考察站,作为多次担任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和首席科学家的杨惠根,他从多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北极黄河站与南极昆仑站的重要意义。

1709537641109076212.jpg

  2004年北极黄河站顺利落成,结束了我们国家在北极地区没有考察站的历史,由于在北极圈内没有领土,黄河站是我国开展北极科学考察最重要的平台。从空间物理学的角度,黄河站和南极中山站处在同一根磁力线上,黄河站的建成得以让我国有能力开展极隙区纬度极光的共轭观测,在科学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北极黄河站地处北极圈的斯瓦尔巴群岛,根据1925年签订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我国有权利在黄河站开展条约允许范围内的生产和商业活动,是我们国家利用北极的一个重要支点。

  南极昆仑站,地处南极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是中国第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站,有着整个南极冰盖开展冰川学研究最佳的地理环境,目前根据研究昆仑站所处的冰穹a是整个南极冰盖的极点,如果冰川消失,此处将是最后消失的地点。同时最高海拔的地方,大气稀薄,大气湍流影响最小,昆仑站所在地的大气边界层大只有13m,具备准太空天文观测条件,对“两暗一黑三起源”的这一重要的天文观测科技前沿提供了支撑。

二、披荆斩棘,拓极地事业,勇攀科学高峰

  南北两极地理位置特殊,环境恶劣多变,科考队员面对各种困难挑战,一次次攻坚克难,推动着极地考察事业不断前进发展。

  “极地考察面临过的困难来自不同层面”杨惠根说到,由于我国在北极无领土,北极黄河站的建立的困难来自于对国际合作的依赖,并且北极地区已经有了7个外国科考站,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先进的科学观测体系才能对北极的研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南极科考的主要困难则来自于遥远的地理位置和极端的气候。何昉副研究员多次参与南北极科学考察,南北极多个站点执行过度夏和越冬任务,他以自身丰富的经历告诉我们,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北极黄河站冬季气温大约为-20°,要比南极“温暖”不少,在南极昆仑站,最低气温能够达到-80°,雪地车队几乎无法工作,目前南极昆仑站无法进行有人越冬观测。

  刘建军研究员则表示每次极地考察都远离国土,遇到困难一般在第一时间很难得到及时的支援,更多需要依靠自身去摸索解决问题,在恶劣环境下科考队员们也面临着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王睿副研究员作为女性科学家,多次参与南北极科学考察,她认为,在南极女性队员和男性队员一样参与日常的工作,但是在野外的实地考察中会面临体力上更大的挑战,还有很多女性科学家在极地科学考察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纵使前路困难重重,极地科考队员们不畏艰辛砥砺前行,中国极地考察一步一个脚印,现已拥有南北极6个考察站以及破冰船队、雪地车队、固定翼飞机,进入全面考察的立体时代。                                                            1709537913773094072.jpg1709538532571077143.jpg

三、学在武大,纵横于冰雪,服务国家事业

  五位院友都曾就读于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空间物理系,谈起在武大的求学经历他们感慨良多。杨惠根研究员开玩笑的说他选择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空间物理系纯粹是一个“误会”,由于当年信息不发达,他怀揣一颗要当宇航员的雄心报选了武大空物系,尽管和航天梦想无缘,但是要为国家事业奉献的初心没有变,毕业后多次担任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与首席科学家,为极地科考事业做贡献。胡红桥研究员则是在武大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就参加了中国第13次南极科考,“第一次去南极,心情十分激动!”胡红桥回忆起当年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那一次科考后写出来的。”胡红桥多年来数次执行南北极科考任务,主持完成中山站高频雷达和南北极空间环境共轭观测系统的建设,继续着从武大便开启的极地科考之旅。何昉副研究员表示自己在武大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基本的研究素养,掌握了如何在新课题里入手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时代学到的很多看起来“无用”的知识是反而在南北极科考的实践中被运用,着这让他受益匪浅。王睿副研究员与刘建军研究员在谈起武大最深刻的印象时,不约而同的赞叹武大优美的自然人文风景,并认为武大老师的亲切和自由学术之风是当年对他们最大的助力。

1709537972884060695.jpg

1709537986094003453.jpg

  最后五位优秀院友对武大学子留赠寄语,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在校时光,努力学习,找好人生方向,投身国家的大事业中,也欢迎有志于极地科考的优秀青年学子能够积极投身到参与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光荣事业中来。

1709538602049084926.jpg

  四十年来,武大人持之以恒,跨过重洋,远赴险地,奋战于冰雪,在国家的大事业中练就了真本领,代代传承的精神火炬不仅点亮了两极,更为后来人照明了前路,新时代的武大青年人当锐意进取,胸怀“国之大者”,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通讯员:王睿卿、谢林君、刘旭晖;照片提供:黄志伟)


学院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430072)

Address:No.299 Bayi Road,Wuhan,Hubei(P.R.C.:430072)

联系电话 (Tel) :(+86)27-68756275/68778537

传真 (Fax) :(+86)27-68778537

网址 (Http) :

联系邮箱 (Email) : eisyb@whu.edu.cn

bat365正版唯一官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Copyright 2023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正版唯一|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访问量:56682